BLOG 唐子俊醫師治療筆記分享
  • 部落格
  • 文章列表
  • 聯繫信息

正視與面對,找回安適自在

從生理心理社會多元觀點,探討身心健康主題
找到平衡調適之道
(本網頁為分享醫療專業資訊,個人醫療問題請於門診諮詢)

父母親在產後階段的憂鬱顯著增加未來兒童行為問題與青少年憂鬱,影響深遠需積極治療

12/28/2018

0 Comments

 
圖片
青少年憂鬱症的比例大約在5%左右 
在青春期之後,女孩的比例比男孩高了兩倍 
在美國的樣本當中 
隨著年齡增加,成年人的憂鬱又比青春期更高 
最近的研究顯示
青少年的憂鬱症和家族憂鬱症的體質 
加上暴露在心理社會的壓力有關

母親產後憂鬱症在長期追蹤發現 
可能造成後續教養的心理社會不利環境 
例如造成不安全的依附關係 
和16歲之後青少年的憂鬱症有關
再加上產後憂鬱容易造成夫妻的衝突
也可能和後續的青少年憂鬱症有關

在長期的追蹤研究 
Avon Longitudinal Study of Parents and Children (ALSPAC) cohort 
發現父親和母親的憂鬱症 
如果加上不利的教育環境 
青少年憂鬱的危險性增加

在相關的調節因素來看 
研究發現
母親產前的憂鬱症
會增加女兒憂鬱症的危險性 
母親產後的憂鬱症 
會增加男孩憂鬱症的危險性

父親的憂鬱症狀 
如果出現在產後的期間 
可能造成教養方式的問題 
容易影響4歲到14歲的兒童 
出現情緒和行為的問題
在相關的研究當中
發現這個階段兒童的情緒和行為問題 
有3分之2的影響解釋力 
來自於母親的憂鬱症狀 
以及這段期間夫妻的衝突

國際重量級期刊JAMA長期追蹤研究(1991到今)
了解父親和母親憂鬱症 
在產後這段期間出現症狀 
在第42個月的時候 
和小孩的情緒及行為問題有何關聯
這個影響到了青春期之後
對於十八歲之後小孩的憂鬱 
產生什麼樣的關聯性

結果發現 
父親在產後這段期間有憂鬱症 
青少年在18歲左右右與症狀的危險性增加 
即使父親有高的教育程度也會是如此
女孩的危險性更為顯著 
母親在產後8個月內有憂鬱的症狀 
可以解釋父親憂鬱症狀的五分之一關聯性
和後續青少年的憂鬱症狀 
以及3歲半左右的情緒及行為問題有關

相對的,母親的產後憂鬱 
即使有父親的介入與協助
對於青少年階段憂鬱以及兒童時期行為問題 
並沒有太大的影響

研究認為 
如果產後父親出現憂鬱症 
對於女孩青少年階段的憂鬱症狀 
所增加的危險性仍然是來自於母親憂鬱的影響
母親的憂鬱症狀會造成教養方式的問題 
尤其是教養方式變得非常敏感 
而且由於母親處在憂鬱及情緒敏感的狀態 
對於孩子的需求比較沒有辦法回應 
眼神和語言的互動都比較少 
和嬰兒互動的時候也比較多的侵入性互動

父親在產後階段的憂鬱
會增加夫妻之間的衝突 
可能讓父親的憂鬱症狀更加嚴重 
對於孩子3歲半以後的情緒及行為問題也增加危險性 
如果母親在產後憂鬱有比較多父親的介入和協助 
於青少年階段的憂鬱危險性並無法顯著降低 
看起來仍應該著重在母親本身憂鬱症狀的治療穩定 

研究中發現 
男孩對於父親憂鬱症
在早期比女孩更加脆弱敏感 
但是女孩在父親產後憂鬱症 
影響的更為深遠,會增加青春期憂鬱的危險性 
男孩的影響看起來在更為早期就出現情緒和行為的問題 
在嬰兒與父親的互動當中 
研究發現父親與男孩的互動影響比較是在兒童早期 
父親和女兒的互動比較有更長遠的影響

母親憂鬱症對於孩子後續的影響層面更廣 
包括憂鬱的體質更會延續 
親子互動經由教養傳遞認知的型態
研究發現 
母親產後的憂鬱 
對於孩子青春期憂鬱為顯性增加
並沒有性別上的差異性 
和之前整合研究的結果相似 
焦慮和憂鬱的危險性 
對男孩和女孩的效應是類似的 
沒有性別上的差異性

父親在產後的憂鬱 
孩子早期出現行為問題有關
和孩子早期情緒的問題相關比較不大 
而兒童早期的行為問題與後續青少年的憂鬱症 
有極為強烈的危險性相關


參考文獻
  • Association of Maternal and Paternal Depression in the Postnatal Period With Offspring Depression at Age 18 Years. JAMA Psychiatry. December, 2018.   
0 Comments

Your comment will be posted after it is approved.


Leave a Reply.

    連結文章列表
    ​#筆記搜尋小秘訣#
    點擊[連結文章列表]
    ​即可一覽所有筆記主題
    並快速連結至文章內容
    掃描參與FB粉絲團
    更迅速即時接收資訊
    圖片


    ​唐子俊  
    醫師. 博士

    身心科醫師/心理學專家
    醫學心理專業作家與譯者

    連結唐醫師簡介
    連結醫療資源

    近期文章

    June 2019
    May 2019
    March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RSS Feed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
  • 部落格
  • 文章列表
  • 聯繫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