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唐子俊醫師治療筆記分享
  • 部落格
  • 文章列表
  • 聯繫信息

正視與面對,找回安適自在

從生理心理社會多元觀點,探討身心健康主題
找到平衡調適之道
(本網頁為分享醫療專業資訊,個人醫療問題請於門診諮詢)

焦慮和憂鬱的親密共舞:需積極減害及平衡共處

5/19/2018

0 Comments

 
圖片
焦慮和憂鬱是共同或輪流出現的兩種狀態 
大約有5到7成的人同時罹患焦慮和憂鬱症 
由於大腦影響的部位有相當多的重疊性 
當身體遇到壓力的時候 
可能同時誘發焦慮和憂鬱的症狀 
同時罹患兩種症狀的這種特色 
讓焦慮和憂鬱症更加的嚴重、更加的慢性化 
對功能的影響更大 
自我傷害的危險性也更高

事實上,這兩種疾病會循環式的互相增強
雙方症狀的強度,在丹麥大型研究當中大約有3百萬個樣本 
長期追蹤下,發現焦慮症狀越來越嚴重,憂鬱的機會也越高 
並且會遺傳給下一代 
尤其是重覆復發的焦慮和憂鬱 
遺傳給下一代的機會大約是5倍左右 
這種趨勢普遍存在於焦慮症 
在恐慌症、廣場焦慮、社交焦慮、強迫症、重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都有強烈的跨代遺傳效應
但是共同罹患焦慮症以及互相增強對方的症狀表現 
反而思覺失調與注意力缺損過動並沒有這樣的趨勢

更多的研究發現 
如果共同得到焦慮和憂鬱 
兩者開始發生的年齡會相當接近 
許多焦慮的個案在兒童期或青春期就開始出現 
而且研究發現,先發生焦慮或憂鬱 
對於兩者之間互相增強的過程並沒有太大的差異性 
也和焦慮症的種類無關

在DSM-5 新的診斷系統當中 
憂鬱症的診斷特別標記了 
以下焦慮的相關症狀 
  1. 常常覺得緊繃 
  2. 覺得不尋常的坐立不安 
  3. 因為常常擔心而無法專心 
  4. 常常擔心會發生不好的結果 
  5. 覺得會失控 
在臨床上來說
如果出現焦慮的症狀 
憂鬱症的病程就比較容易慢性化 
當然也要考慮合併焦慮症的相關診斷 

整體來說 
焦慮和憂鬱就像常常共舞的雙方 
逐漸增強對方的影響力 
讓這場舞跳得越來越久,越來越無法分離 
甚至遺傳給下一代 
無論是經由體質或教育的方式 
如果已經多次復發和慢性化
整個治療的方向 
應該要朝向部分的藥物和心理輔導 
減少情緒的強度 
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這是用來減少焦慮和憂鬱產生的 
心血管、代謝、免疫系統、腦力退化等後遺症 
學習與它和平的共處

參考文獻
  • Lancet Psychiatry. 2015 Jun;2(6):479-80. doi: 10.1016/S2215-0366(15)00118-2. Epub 2015 May 14. Depression and anxiety: their insidious dance.
0 Comments

睡眠問題機制複雜,影響情緒、腦力及自律神經系統

5/18/2018

0 Comments

 
圖片
睡眠是在各科醫療當中 
一再出現容易慢性化的問題 
重複出現睡眠的問題 
不僅讓原來在處理的身體症狀惡化 
如血糖和血壓的控制 
皮膚和疼痛問題的加重
腸胃功能的惡化 
也造成注意記憶力和反應速度的影響 
如果本來容易緊張和心情低落 
更加容易促成下一個憂鬱和焦慮週期的產生 
已經穩定的疾病也可能會惡化 
最新的治療概念來看 
睡眠並不是一個單純的診斷 

慢性的失眠 
在用過許多處理的方法無效 
使用安眠藥超過3個月以上
必須要考慮整體問題 
給予適當的藥物和生活習慣的調整 
甚至是心理治療的介入 
為了增加睡眠的效率 
必須要適當的減少入睡的時間 
增加有效睡眠的品質 
調控睡眠的總時數 
去除不當的睡眠時段
才能夠改善日常生活的功能 

失眠是多重架構間失衡的結果
橫跨認知系統、警覺系統、情緒及生理調節系統等
影響生理甚鉅
相關位置簡圖加以解釋
細節參考原文及後續部落格文章

治療完整是相當大的挑戰 
絕對不是只有簡單的安眠藥物以及健康食品就可以處理 
三個月以上的睡眠問題要盡快處理 
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 
睡眠和心血管、代謝免疫系統、認知功能等 
都有相當大的關聯性 
甚至需要跨科間的合作

 
參考文獻
  • ​Insomnia disorder. Nature Reviews Disease Primers volume1, Article number: 15026 (2015)
0 Comments

睡眠問題影響大:記憶力/注意力/心血管/代謝/免疫都深受影響,也要注意是否為身心疾病惡化的前兆

5/14/2018

0 Comments

 
圖片
好的睡眠對許多人來說 
似乎是一個越來越奢侈的難題 
從出生以來大腦每天都需要有一定休息和調養時間 
睡眠時段大腦其實非常的忙碌 
它需要重新調節全身的機能 
而且必須要鞏固學習和記憶 
讓我們的短期記憶能夠存到硬碟 
以後有需要才能從大腦中抽取出來
沒有獲得好的睡眠 
不僅第二天認知功能會受到影響 
思緒混著、記憶力和注意力受到嚴重干擾 
也是許多身心疾病包括焦慮和憂鬱惡化的徵兆 
也會惡化血壓及代謝,讓免疫系統處於相當不穩定的狀態

如果睡眠問題長達3個月以上,就成為慢性失眠的問題 
許多人會採取運動讓自己疲累 
或者部分的人會使用酒精協助睡眠 
但酒精會讓睡眠的熟度越來越淺 
睡眠中斷的次數越來越多 
所以這並無法成為長期有效的方法

許多精神疾病或身體狀況惡化的時候 
最早的前兆就是睡眠開始混亂
除了處理睡眠本身問題之外 
必須要清楚了解,睡眠症狀可能是哪些身心科疾病症狀表現的一部份
純粹採取睡眠衛生的方法無效之後 
尋求專業的協助與治療相當重要 
常常不是單純使用安眠藥就可以解決問題

國際權威性期刊Lancet 
橫跨大西洋競爭選手的比賽 
比較睡眠剝奪與正常睡眠的兩組 
發現睡眠剝奪的這一組 
出現許多不愉快的身心反應 
包括了健忘、操作儀器和導航的失誤、出現視覺和聽覺以及空間幻覺 
還有情緒產生明顯的改變 
還有相關研究發現,睡眠剝奪的年輕志願者 
會產生嚴重自我知覺扭曲、高興不起來,以及認知功能錯亂 
在這篇文章當中提到相當多的認知扭曲 
會出現類似思覺失調的核心症狀

事實上,在臨床經驗當中以及長期追蹤的研究 
慢性失眠和憂鬱的症狀有相當大的關係
躁鬱症和思覺失調症惡化之前,睡眠也是最常見的惡化徵兆 
正常生理節奏的維持,是重要健康的基本條件

參考文獻
  • Insomnia disorder. Nature Reviews Disease Primers. volume1, Article number: 15026 (2015)
  • I'm only sleeping. Lancet Psychiatry. 2015 Nov;2(11):949. 
圖片
0 Comments

[圖解]ADHD注意力缺損過動的相關體質

5/8/2018

0 Comments

 
圖片
(歡迎分享連結,尊重版權請勿轉載圖片文字)

這張圖幫你快速看懂
~ADHD注意力缺損過動的相關體質~
不過度標籤,要瞭解孩子掌握完整狀況
才能給予最適切的協助與最有效的治療
注意力缺陷過動常發生在兒童期
家長或許覺得年紀小功課還不重要
也常先從個性思考與管教或其他方式處理
等到小學中高年級,甚至上國中後
學校老師發現在班級管理上有很多困難
除了學習問題外,也可能人際情緒有狀況
才開始轉介治療,有的或許小時候曾評估過
事實上,ADHD有很多常見的共通體質
兒童青少年初期就容易出現許多焦慮憂鬱強迫等
不易管教、人際衝突、衝動情緒等問題
這個階段出現的問題如果沒有好好處理
常常會延伸到成人階段
最擔心的是,孩子長大後越難去影響與管教
若漸發展成對立反抗和長期的行為問題
可能需外力協助加以控制,處理上也困難重重
建議發現狀況及早和教育醫療系統合作
一旦注意力問題和情緒體質同時發揮
問題複雜度與處理難度就大幅增加
若及早處理,問題通常較單純效果更好
很多父母告訴我,他們終於能喘口氣鬆很多
最重要的是,孩子阻礙少了,未來也會順的多


0 Comments
    連結文章列表
    ​#筆記搜尋小秘訣#
    點擊[連結文章列表]
    ​即可一覽所有筆記主題
    並快速連結至文章內容
    掃描參與FB粉絲團
    更迅速即時接收資訊
    圖片


    ​唐子俊  
    醫師. 博士

    身心科醫師/心理學專家
    醫學心理專業作家與譯者

    連結唐醫師簡介
    連結醫療資源

    近期文章

    June 2019
    May 2019
    March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RSS Feed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
  • 部落格
  • 文章列表
  • 聯繫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