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唐子俊醫師治療筆記分享
  • 部落格
  • 文章列表
  • 聯繫信息

正視與面對,找回安適自在

從生理心理社會多元觀點,探討身心健康主題
找到平衡調適之道
(本網頁為分享醫療專業資訊,個人醫療問題請於門診諮詢)

憂鬱復發高危險群

9/4/2015

0 Comments

 
图片

憂鬱症研究經過15年長期追蹤
發現五年復發率可達 85%

所以治療憂鬱最具挑戰性的部分
除了有效調節情緒與恢復生活常態
也要了解如何偵測復發因子
以及如何減少復發的機會


看看大型權威研究的發現
以及帶給我們的省思

* 憂鬱症第一次藥物治療有效比例不到六成, 如果有效應把握治療效果,不隨便減藥停藥
在社區治療大型STAR*D研究中發現, 憂鬱症藥物治療第一次有效僅有不到六成, 顯示約有四成第一次使用抗憂鬱劑無法達到理想治療效果, 對於已經使用抗憂鬱劑有效個案, 的確應該好好把握治療效果, 不要隨便減藥或停藥

* 如果第一次使用抗憂鬱劑藥物治療有效,那麼後 續仍需注意復發徵兆
2015年研究找出比較容易復發的類型 : 
  • 容易憂鬱的人, 對生活事件比較容易緊張擔心,
  • 而且擔心時間較長. 擔心範圍較廣. 事情結束後也不能放心, 
  • 一部分因為身體對於壓力產生的反應比較無法消退,
  • 一部分因為這種體質導致認知失去自我調節功能, 也就是不容易跳出負面想法, 和無法產生有效正向思考。 

* 憂鬱的思考傾向

  • 一部分是因為進入憂鬱後, 大腦額葉功能低落, 無法產生適當的正向思考,和壓抑負向思考。
  • 一方面則是因為在還沒憂鬱前, 即容易進入負向想法, 加上一再反芻, 除了過度耗損大腦功能, 也讓大腦對訊息處理的負擔更重。
  • 因為在憂鬱時,大腦額葉已經電力下降, 無法再壓抑負向情緒, 負向思考更增加負向情緒, 因此大腦更無法踩煞車。
參考期刊研究
  • Figueroa C. A. et al. (2015). Cognitive Reactivity Versus Dysfunctional Cognitions and the Prediction of Relapse in Recurrent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Journal ofClinical Psychiatry, 76(8).
0 Comments

Your comment will be posted after it is approved.


Leave a Reply.

    連結文章列表
    ​#筆記搜尋小秘訣#
    點擊[連結文章列表]
    ​即可一覽所有筆記主題
    並快速連結至文章內容
    掃描參與FB粉絲團
    更迅速即時接收資訊
    圖片


    ​唐子俊  
    醫師. 博士

    身心科醫師/心理學專家
    醫學心理專業作家與譯者

    連結唐醫師簡介
    連結醫療資源

    近期文章

    June 2019
    May 2019
    March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RSS Feed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
  • 部落格
  • 文章列表
  • 聯繫信息